22年专注于
跨境金融财税与离岸财富管理
国内居民企业及个人税收监管的大网已经拉开
主讲人:张青松
本次系列视频讲座主要围绕“国际跨境税收&金融监管”的主题,重点是非居民企业(离岸公司)和非居民个人(您在国外的金融账户和海外资产)。那是否代表着国内居民企业和个人的税收监管就是一片祥和呢?
恰恰相反,国内居民企业及个人税收监管的大网已经拉开!这一讲中,我们将梳理近年来国内各个监管部门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条例和法规:
第一,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金额正式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把之前统一的20%个人所得税率更改为根据收入累进提高:月收入5000-3.6万税率大幅降低到3%,之后逐步累进提高直至最高45%。简单匡算了一下:月入1万元者,个税降幅超过70%;月收入2万,个税降幅超过58%。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金额的提高及中低收入个税税率的大幅度降低,使得中低收入人群很少缴纳或几乎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在个税计算中的扣除。
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导向一方面是为了社会和政权稳定,另一方面是为了发展经济。向低收入人群减税是为了维稳,但减税必然导致财政吃紧。经济发展的钱从哪里来?只能通过加大对财富阶层的税收征缴去补充。因此,新个人所得税法变化的另一方向:
第一,陡然提高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累进提高直至45%!
第二,政府征税信息大数据系统逐步完成,加大税收稽查和监管力度;
第三,房产税、遗产税正在路上。这两项税率同样是累进提高的步伐:以房产税为例,大概率是:第一套房子没有税、第二套房子极少税,而第三套、第四套的税率几乎让你无法承受。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房子是用来住而不是用来炒”的国策。而已经通过审批的遗产税草案中,最高税率也是45%!
国内税法的反避税条款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而新个人所得税法与国际跨境税收监管遥相呼应,明确了中国税收居民的概念:只要在中国居住183天,无论哪国国籍,均定性为中国税收居民,需依法向中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
大家所熟知、目前使用的“金税三期”系统,已经逐步将工商、税务、海关、银行、外管、户籍系统、社保、公积金....如同天罗地网一样进行全方位的大数据联网核查。
不同于人工随机抽查,AI(人工智能)查税系统能够标记出超过95%的逃税行为。同时将打破目前各省、各职能部门数据库的相互割裂状态。在AI系统下,全国各省、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所有数据信息,将会连接互通。连通后,AI通过交叉检查,就能从中找出虚假数据、做出标记,最终查出逃税行为。这绝对是税务稽查的一记重锤!据南华早报报道:此套AI税务稽查系统,已经嵌入国家税务管理系统中。目前,该系统已经在东部几个城市进行试点,可能会在经济向好的时候适时全面推出。若这个系统推出,像范冰冰这样的偷税被罚9亿的案例无需崔永元举报,早会被大数据锁定。这如同交通违章电子抓拍一样,只要违法违规,找谁也没有用。
1、《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建设的通知》,建立个税纳税信用记录和失信惩戒机制
2、银行实施三类账户管理办法
“只有一类账户可以进行存取现金及汇款业务,二类和三类账户只能用于缴水电费之类用途,但一类账户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账户”。这看似为了降低支付风险,而实际另一个目的是为了银行账户与税务系统联网做好准备。
3、《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 现金业务:当日单笔或累计交易5万元;
* 公司与公司之间汇款:当日单笔或累计200万元;
* 个人与个人或公司之间汇款:当日单笔或累计50万元(境内)和20万元(跨境);
......这些都被定性为大额/可疑交易而上报监管机构;
4、已经讨论将微信和支付宝的转账和付款纳入税收征缴体系的方案......
基于国内各职能部门的“大一统”体系和大数据稽核能力,国内税收稽查将比国际跨境税收监管来的更加真真切切!
版权所有 豪迈国际商务咨询机构 (www.heroman.hk) @ 2006-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热线 400-626-6267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专家论财商(ZJLCS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