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专注于
跨境金融财税与离岸财富管理
留言版:
若您有任何问题与需求,请填写如下信息,我司专家团队将为您解答,谢谢!!
人民币已经贬值多少了?
年初至今,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已经贬值了5.9%,年化13%。
最近三个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以及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贬值了3.25%,年化12.8%。
从去年8月份开始,人民币就开启了贬值大趋势。
人民日报首提20%-40%贬值幅度
人民日报海外版今天刊登题为《人民币是负责任的国际货币》的文章称,与历史上其他曾经历过由“盯住汇率”制退出的国家过程一样,市场各方未来也必将经历一段逐步适应人民币波动幅度加大的时期。
文章称,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日、英、欧等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均启动了史无前例的非常规性货币政策。纵观发达国家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史,短期内出现20%甚至40%汇率波动的极端情形也并非罕见。
相比之下,人民币的表现才是负责任的国际货币。如以有效名义汇率考量,过去8年间大国货币中只有人民币没有相对任何一个主要货币出现剧烈的贬值,相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水平也基本保持了稳定。
人民币汇率客观上存在贬值压力,人民币贬值也能够给中国出口带来积极作用,另外缓慢贬值的预期会使外汇储备持续流出。结合官媒文章来看,国际主要货币短期内都出现过20%甚至40%的汇率波动,且过去8年间大国货币中也只有人民币没有出现剧烈贬值。人民币未来会出现剧烈贬值吗?会选择一次性贬值而非缓慢贬值这种更大胆的行动吗?目前,仍然不敢肯定。
但是,在国内资产泡沫和人民币汇率之中,中国当局似乎只能二选一,而弃汇保资产是危害相对小的选项。
回顾去年底各路专家预测
去年12月上旬,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公开预测人民币明年跌5%,而且是连续5年贬值,瑞银预测人民币明年跌6.8%,很多悲观经济学家预测人民币明年跌20%,格隆预测30%,甚至50%都有可能。
原因是国内实体经济差,传统行业萎靡不振,转型困难,新兴行业又没有持久的发展能力。
购买海外保险,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
海外保险到底好在哪里?
除了较早接触海外市场的高净值人群外,还包括不少普通白领,甚至一些内地的保险专业人士都“跑”到香港去给自己或家人买份保险。为何国人纷纷到香港买保险?与内地相比,海外保险产品吸引力到底在哪里呢?为此,我们采访了资深海外资产管理专家张先生。
第一,从保费支出和获得理赔(或收益)上来看,海外保险产品比国内保险更有优势。无论是寿险还是医疗险,在香港购买的国际保险产品,同等保费支出获得的赔偿(或收益)至少要比国内保险高出40-50%左右,部分优势产品甚至高出一倍!为何有这么大的差距?张先生解释道:除了因香港是全球众多知名保险公司博弈的主战场、产品自然具有竞争优势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买保险好比买彩票,奖池里资金(即保费收入)越多,中奖获得的奖金(即获得赔付或收益)也越多。香港及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居民把买保险当成为一种习惯(决大多数香港人孩子一出生就买保险),因此投保基数及保费收入比国内高出数倍,在略低于国内出险率(死亡或疾病等)的情况下,获得的赔偿(或收益)自然比国内高出许多。另一个原因是:海外保险公司资金投向自由,可以追逐全球范围内所有高收益产品;而国内保险公司(包括外资合资)受中国保监会严格监管,资金投向大多只能在国债、票据及同业拆借市场等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因此投资收益比海外保险公司相差很多,这也必然体现在赔偿或收益的巨大差别上。如:以复利计算,在香港购买的生命寿险和储蓄险产品的收益率每年可以高达6.5-7%,而同类国内产品,年收益率只有3-3.5%。
第二,重大疾病险保障范围更广;医疗险可以全球就医,且用药和治疗手段无限制。
目前国人最热衷到香港购买的海外保险产品除了上述的生命寿险和储蓄险之外,另一类就是“重大疾病险”(即一旦确诊患上“重大疾病”其中的一种,就可以获得投保额数倍的赔偿)。在香港购买的重大疾病险最突出的优势是:保障范围高达69种以上的大病种类,而国内同类产品只有40种左右。
而以治疗报销为目的海外医疗保险,不仅用药和治疗手段不受任何限制,而且还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知名医院进行治疗,这对于投保人希望享受国际一流医疗技术和服务的高端人士无疑有着更大的诱惑。而对于越来越多到海外留学、生活的中国家庭来说,购买海外医疗险已成为必备的选择,不用移民也享受全球医疗保障。
第三,投保年龄和审查更为宽松,理赔手续简单便捷。
在香港购买保险,被保险人投保年龄更为宽松:60-65岁投保没有任何问题,个别产品投保年龄可以高达75岁左右;而在国内购买寿险和医疗险,50-55岁条件已经十分苛刻,而且保费与获得赔偿或收益的比例非常不合适,超过60岁投保几乎不太可能。另外,在国内购买高保额的保单,体检及财务审查等较为严格,投保人想要购买一份超过百万元保额的保单并非易事。国内免体检额只有50万人民币保额,而香港免体检保额可高达360万,且财务审查较为宽松,投保手续也极为简便。另外,在香港购买国际保险获得理赔也十分非常便捷:一旦出险(死亡或得病),获得赔偿仅需国外及国内甲级医院的诊断证明,一个月内即可获得赔偿。
香港保险公司认可的国内甲等医院高达1000多所,像大连、青岛、沈阳这样的二级城市,每个城市的甲等医院将近30家。
第四,投资海外保险可以规避人民币长期贬值的汇率风险。
人民币是涨是跌,金融界众说纷纭。张先生认为:由于人民币超发严重、美国QE逐步退出等因素影响,人民币长期贬值的风险更大。一旦人民币贬值,国内的所有投资产品将无一幸免。因此,为防范汇率风险,应该配置一些强势货币的外汇资产。而以目前的汇率购买海外保险,用人民币去兑换美元更为划算;将来一旦人民币贬值,以美元计价的赔偿或收益将大大弥补人民币资产的贬值或获得额外收益。
对于企业家和财富阶层,购买海外保险还有特殊优势
张先生认为:对于企业家和财富阶层来说,海外保险还有着特殊的优势。
第一、可以进行低成本融资。
如果投保人支付100万美元购买一份大额人寿保险(UL)保单,在保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可以获得高达现金价值90%的银行贷款,即获得72万美元的贷款。保额与实际支出保费的杠杆可以高达15倍,而每年为此付出的银行贷款利率只有2%!
第二,规避可能的法律风险及遗产税。
虽然大多数人都避而不谈这个敏感话题,但目前企业经营环境、政策法规、婚姻家庭……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这些都会对处在社会变革中的企业家和财富人群的私有资产带来相当大程度的风险。因此,将企业资产和个人及家庭资产严格划分应该引起企业家的高度重视。而海外保险在规避法律风险或避债等方面有着比国内保险更独特的优势。
另外,随着中国征收遗产税政策的风雨欲来,国内富豪通过购买海外保险规避遗产税的媒体报道层出不穷。按照中国政府颁布的遗产税草案推算:一位50岁的富豪若其在81岁死亡,其要留给子女的资产为3000万人民币计算,遗产税应征缴至少1000万,即子女只能拿到不到2000万;而如果他把3000万购买海外保险,其在81岁死亡时子女能获得3个亿!而且不用缴纳一分钱税。这15倍的天壤之别,就是海外保险的魅力。
到香港买保险的风险防范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海外保险产品都适合大陆居民,需要对保单计划及条款进行严格比较。与国内保险相比,更具有优势的香港海外保险产品主要是:终身寿险、大额万能寿险、重大疾病险及国际高端医疗险等。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目前在大陆比较畅销的某国外知名保险公司的产品——“101基金定投”(现升级为“105”),打着保险产品的旗号,其实仅仅是一款基金投资理财产品,并不保本也不具有保险的保障功能。这里专家建议投资者:保险的主要功能是规避风险、保障资产安全,投资理财收益仅仅是辅助功能,鱼和熊掌不可能兼得。高收益与高风险永远并存,如果仅仅是追求较高的投资收益,直接去投资海外基金就可以了,为何还要被保险公司扒一层呢?
另外,专家特别提醒:在签订保单时投保人一定要亲自到香港与保险公司直接签订合同。而香港保险业监理处也规定,内地人来香港买保险,需要保险公司备存恰当及足够的记录,比如完整及经核证无误的入境记录副本,证明保险公司向内地客户所售出的保单确实是在香港承保的。如果是在内地出售的香港保单就是所谓的“地下保单”,不但代理人的销售行为要受到严厉查处,所签署的保单也是无效的。
怎样到香港买保险?
海外投保人一般不会通过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直接购买,原因很简单:无论是购买还是将来的索赔环节,投保人或收益人与保险公司的关系从某一程度上是“对手”。香港保险的销售大多数都是通过保险经纪公司或代理人(公司)进行的。考虑到海外保险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笔者建议选择一家有信誉、专业性强的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与代理人的最大区别是:经纪公司可以卖所有保险公司的产品,而代理人只能卖1-2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因此保险经纪公司更会为客户挑选最为适合的产品。但保险经纪公司的出现并不会让客户增加一分钱成本,反而还会在购买、融资环节及后续服务方面更为便利。尤其是一旦将来发生索赔,保险经纪公司会站在客户利益与保险公司据以力争,这为被保险人及毫不知情的收益人带来相当大的便利和保障。由于内地客人购买海外保险必须亲自到香港与保险公司直接签订保单,所以也无须担心因保险经纪公司或代理人的介入而产生任何风险。
版权所有 豪迈国际商务咨询机构 (www.heroman.hk) @ 2006-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热线 400-626-6267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专家论财商(ZJLCS888)